第一個絕不放過:問題不在第一時間處理絕不放過!
出現問題首先是要把問題解決,把事情處理好,別先推脫責任和研究是誰的責任。要時刻保持“如果壞事有可能發(fā)生,不管幾率多小,它都是會發(fā)生的,而且會造成最大可能的損失。”的警惕。出了問題之后,即便不是重大事故,只是一次投訴、一個質量上的小問題,也要第一時間解決,絕不放過任何一個不良因素,任由它存在,因為最終它可能導致災難。
注意:是解決事,不是解決人!把精力放在人身上,事情就沒精力管了!
第二個絕不放過:找不到具體責任人和全員應付責任絕不放過!
這個是重中之重,要強調的是“找”責任人,而不是“處理”責任人。找到當事責任人,是因為要在該環(huán)節(jié)改正,哪里有問題一定要在哪里改。而同時要找到和分析出在這個問題中的“全員責任”,找出類似的、相關的問題,因為“例外代表規(guī)則的存在”,一個問題后面有29乘以300乘以1000的不良因素呢,通過全員的類似問題排查,找到其他隱患就容易多了,那么橫向改善才得以展開。這里還包括縱向傳播,按照責任層級法去找哥哥層級的職能缺失,才有機會培訓、改善、創(chuàng)標,系統和體系性地落實到位。
第三個絕不放過:找不到造成問題的條件因素絕不放過!
找完人就要找事,人的原因找好了,找全了,事情方面就幾乎是明擺著了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是指責任層級法中的“事前條件”這個層面,依照“海恩法則”的理念去找,不是非要你找出幾百萬個,而是去明確出我們的缺失項。這些缺失項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,比如:沒有相關制度、沒有操作手冊、沒有模板、工具不全、設備不穩(wěn)定、沒有定期檢修計劃、沒有權限。每個不良問題案例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是不同的。通過頭腦風暴來找是最好的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可以“發(fā)散”的更廣泛,因為“條件因素”絕對不可能只有一個,肯定是一系列的。把這些條件資源羅列清楚了,下面該干的事自然也就明確了。
第四個絕不放過:不聚焦導致系列不良因素產生的本質原因,絕不放過!
還是按照責任層級法繼續(xù)深入剖析,可以肯定地說,無論你發(fā)散性地找出多少個不良因素,其本質原因聚焦回來都只有一個——沒有“標桿(基準)”!通常是有制度,但太多或太少、太苛刻、不得人心,或是沒有制度的監(jiān)督規(guī)范,或監(jiān)督的標準不合理、沒人去考核監(jiān)督者……通常也有工作流程,但僅憑經驗,沒有顯性的流程圖可以查看,或有流程圖但漏洞太多,沒有時間節(jié)點的控制……總之,這是高度的聚焦,都是因為沒有標準,或目前的標準不夠科學合理、不能稱之為標桿而早晨高度。無論組織中有多少不良原因,最終都將聚焦到“標桿”本身。
第五個絕不放過:搞不清成本質原因產生的環(huán)境影響因素絕不放過!
這樣講稍微有點啰嗦,但是為什么有這么多不科學不合理的因素存在?一定也是有原因的,按照責任層級法去搞清楚,在管理體系、管理機制和文化環(huán)境下缺失了什么才造成的?比如:缺乏培訓才造成人員缺乏不斷完善工作的意識;比如考核體系有問題,才造成人員責任心不到位;比如組織中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健全,才造成溝通不到位;比如激勵機制中有罰無獎,還有監(jiān)督機制、授權機制,甚至是組織文化中負面文化過重等等,這就是高層的職能了。
第六個絕不放過:解決不了不良環(huán)境問題絕不放過!
管理背后是文化,在組織中所有制度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歸為文化的問題。環(huán)境影響人,文化看不見摸不著的,但是其影響卻是明顯、可感覺到的,不良的工作氛圍催生不良的習慣,不良的習慣導致最終的惡果。所以要關注文化問題的解決,首先解決指導思想的科學性問題,然后就是解決機制的合理性問題。不去正確引導,也不去出臺機制,誰還會有“責任和義務”去完善體系,去創(chuàng)標建模呢?那么以前的不良問題、惡性事故還會持續(xù)地重復著,直到組織死掉!因此組織中的高層必須使看不見、摸不著的“文化環(huán)境”變成顯性的、人所共知的“文化標桿”。